便捷通道: 注册 登录>>> 投稿发布>>> 在线搜索

           今日油价 | 降水分布 | 在线地图 | 卫星云图 | 台风预报 | TAG标签

当前位置:金田天气网 > 社会热点 > 二次葬是什么葬法 70年代后期的二次葬法

二次葬是什么葬法 70年代后期的二次葬法

作者:admin  发布:2024-05-27 09:04:45   金田天气网   网址:http://www.xcjintianye.com/redian/63188.html

导读:人都是要死的,这是自然规律。然而,如何处理死者的后事却是人类文化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从古至今,流传下来不少葬法,少数民族的葬法更是少见。那么,二次葬是什么葬法?70年代后期的二次葬法去哪看呢?和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二次葬是什么葬法

二次葬是对死者的尸体和遗骨或骨灰等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分别处理的埋葬方法。它包括土葬后再次拾骨二次葬的“捡骨葬”或“洗骨葬”,先火葬再土葬或塔葬或树葬,以及树葬后再土葬等的二次葬的埋葬方法,同时也可以包括二次合葬的埋葬方法。

二次葬的起源很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发现有二次葬的现象,而且几乎遍及全国的各种文化类型中。其年代最早的是河南裴李岗文化舞阳贾湖遗址,陕西老官台文化宝鸡北首岭下层,南郑龙岗寺李家村类型。贾湖遗址中所发现的二次葬有单人二次葬和多人二次葬。北首岭下层7座墓中,有4座是二次葬的,其中2座是单人二次葬。龙岗寺李家村类型遗址的7座墓中,有5座为单人直肢二次葬。

在仰韶文化的遗址中,以年龄不同、异性、多人二次葬为最多,而且主要分布在陕西关中东部和河南南部地区。如渭南史家遗址墓葬43座,二次葬的墓有40座,而且全是多人二次葬。姜寨遗址二期墓葬189座,单人二次葬25座,多人二次葬129座,人数最多的一个二次葬墓有84人。元君庙墓葬24座,二次葬21座,有单人的,也有多人合葬的。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仰韶文化二期的文化面貌与元君庙等的相似,年代也相当,其墓葬451座,单人二次葬202座,多人二次葬87座,合葬人数最多的有29人。

除此之外,在青海东部的半山文化和长江北岸安徽、湖北交界的薛家岗文化也流行二次葬。青海乐都柳湾遗址半山文化墓葬中,单人葬224座,其中单人二次葬有168座,占75%。循化苏呼撤遗址可辨认的墓葬中,单人墓47座,其中二次葬有35座,占74%。湖北黄梅陆墩和塞墩两地发掘的薛家岗文化单人墓葬均为二次葬。

到了近现代,二次葬主要流行于长江以南地区。不论是南方的汉族或少数民族多数都实行二次葬,而且主要是单人二次葬。如在上海宝山一带,“沙洲人死,列棺圩岸,数年之后检骨入髡”,行二次葬。”川沙横沙乡一带,“通行劈棺改葬,系崇海流传之习惯。凡人病故,葬棺三年,期满即备骨髡,将棺劈开,以尸骨检出,装入髡中,封盖重葬。此惟崇海人然,其他无有也”。

葬法

70年代后期的二次葬法

下面根据任嘉禾的调查,看一看长江口横沙、长兴、启东、海门、崇明等地的人们是如何进行二次葬的:

70年代后期的一天,是横沙岛上汤家老妈妈去世三周年的忌日。三年前,汤家老妈妈病故,入棺下葬。转眼三年过去,按照岛上的习俗,儿孙们要在这一天脱孝,更重要的是要为老妈妈开棺拾骨。汤家老妈妈的儿子邀请了两位专门帮助人家拾骨的老人,到家里来吃了一顿晚饭,赠送他们几块钱和各人一块肥皂、一条毛巾,事情就讲定了。

第二天,天刚破晓,拾骨老人和汤家老妈妈的儿孙们来到墓地。这时,天已渐亮,透过晨雾,能够清晰地看到他们带来了一只骨鹫和白被单、刀斧等什物。这骨整,岛上人家称它为骨殖襲,一尺多高,上下一样粗细。

拾骨开始后,先由四个儿孙张开白被单,用白被单把墓地团团围住。这并不是为了遮太阳,那时太阳还没有升起,拾骨必须在日出之前进行,因为据说鬼是怕阳光,唯恐鬼魂见到阳光后逃走,不能庇佑子孙晚辈了。拾骨老人钻进白被单里,慢慢拆起砖椁来。砖椁拆到一定程度,里面露出一口棺材,棺材已有损坏。砖椁拆完,拾骨老人小心翼翼地打开棺材盖,当他们向棺材里一看时,不禁怔住了,不过又很快地平静下来,轻轻对死者的儿子说:“拿斧头和刀来。”死者的儿子虽然没有向棺材里张望,心里却明白,不愿发生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原来汤家老妈妈的尸体并没有腐烂,还是完好地躺在棺材里。怎么办?马上把棺材盖起来,再砌好棺椁吗?不行,当地的风俗是不允许的。传说,这是萧何定下的律法,开棺后不拾骨葬是要被立斩的。传统的做法就是碎尸,用刀斧把尸体剁成若干块,连同皮肉、骨头、内脏,一股脑儿装进骨鬟,骨鬟装不下,就改用大缸。

汤家妈妈的儿子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眼看就要把自己生母的尸体刀斧剁碎,于心有所不忍,但在公共遵守的习俗下,又觉得理应照此办理。于是,也就默然地把刀斧递到拾骨老人的手里。还好,死者去世时已九十高龄,死后棺材里又放进许多石灰,把体内的水分全吸干了,尸体只剩下皮和骨,碎尸也就方便了许多。

两位拾骨老人熟练地操起刀斧,在尸体的关节所在割开皮,切断筋络,把四肢割成一段段,把身体切成一块块,从下体到上身,顺序放进骨薨(死者几乎没有肌肉,体积较小,倒也塞得进骨罄),最后在琵口放上头颅,盖上一张红纸,外面用石蜡封牢,把骨鬟搬到屋后入土埋葬。至此,拾骨与碎尸的葬礼全部告成。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到,长江口一带的民间习俗通常是:在人死后三年祭时进行二次葬,而且一旦开了坟墓与棺材,就不论其尸体腐烂与否都得进行二次葬,所以在尸体没有完全腐烂的情况下进行二次葬,其手法就有些可怖。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二次葬是什么葬法,70年代后期的二次葬法”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声明提示:本文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内容未经证实,对本文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辨别。如因内容侵权或其他问题,需删除请联系,将尽快处理。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用动作来描写激动的句子精选76条
  • 下一篇:最后一页

天气预报 - 天气预报一周,15天天气查询 手机版 联系我们 投稿发布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本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及网友投稿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0-2024 xcjintiany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75789号